《被批評的勇氣: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卻又總是喜愛議論他人?》
作者:泰莉.艾普特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ISBN:9789864893393
分類:心理學 > 心理勵志 > 人際關係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裝幀:平裝
頁數:304
(頁面參數僅供參考,具體以實物為準)
內容簡介
──劍橋大學心理學家?30年研究首發──
度量「讚美與責備」的科學
鍛鍊被批評的勇氣
告別自戀、玻璃心、情緒勒索等負面情緒
與來自四面八方的評價和平共處
你知道讚美是大腦健全發展的重要元素?
讚美與責備的經驗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壽命?
為何我們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又那麼喜歡議論別人?
這些評價又是如何影響你的人際關係?
[讚美與責備,其實是雙面刃]
◎乖孩子,有時是最可怕的讚美?
◎大腦為何會運用獨特的自我讚賞機制來保護自尊?
◎為了獲得肯定,善意的讚美也會淪為支配他人的工具?
◎網路酸民為什麼那麼多?同温層其實使你更自戀?
◎面對網路霸凌,為何有人寧願了斷生命,好過忍受一連串的言語攻擊?
我們天生喜歡被讚美,討厭被責備。
因為我們渴望被認同,害怕被排擠。
科學研究發現:嬰兒在學會微笑之前,身體就會釋放出令人愉悦的氣味,以贏得大人充滿愛意的回望;基層公務員竟然比CEO更容易得心臟病,因為他們的被認同度較低……
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就被各種正面、負面、潛意識、有意識的評價所包圍。無論在家庭、職場、婚姻、友誼還是社羣網站,所有的人際互動都深受讚美與責備影響。
我們要不是得到鼓勵,就是被否定;前一刻可能還活在天堂,下一刻就掉入地獄。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評價,我們需要被批評的勇氣。
[認識你的評判量尺,鍛鍊被批評的勇氣]
本書公開三十年的研究成果與案例,為讀者分析讚美與責備在家人、朋友、情侶、職場等各種關係下的雙面運作,以及在社羣媒體時代面臨的改變與危險。
作者透過最新的神經科學及社會心理學研究,揭露演化如何讓我們學會從別人的評價中建立起自己的「評判量尺」。這個量尺不只幫你評量他人,也快速判讀他人會對你做出正面或負面的評價。
唯有洞察這個與生俱來的機制帶來的偏見和恐懼,才能與各種評價和平共處,提升包容不同觀點的能力。
【本書特色】
★精闢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讚美與責備,如何強化或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
★協助讀者鍛鍊被批評的勇氣:謹慎因應他人的評價,避開偏見,提升反省的能力。
★提供實用的「評判量尺檢測工具」,讓讀者自行檢測自己的評判量尺是否有偏差,在充滿評價的世界裡找回自己的主控權。
作者簡介
泰莉?艾普特(Terri Apter),作家及心理學家,也是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的前資深導師。她出版過九本書,包括《The Sister Knot》以及《What Do You Want from Me? 》。她目前住在英國劍橋。
目錄
【作者序】讚美與責備:左右人類生存的心理決策
在察覺事物的前幾毫秒裡,我們的大腦除了會進行自動辨識,還會對它形成正面或負面的評判。在大腦的背景活動裡,有個「評判量尺」會自動運作。這把量尺是遠古祖先留給子孫的重要生存反應機制,能夠幫助我們評估某人是可以趨近、還是必須迴避的對象,是朋友還是敵人,值得信任還是不值得信任。與此同時,趨近與迴避、贊同與反對這兩種評判系統也在形塑我們的思考、情緒和行為。
[第一章]人類評判的起源
從出生開始,讚美與責備就影響著我們。在完全仰賴他人照顧、渴望與回應我們需求的人建立依附關係的情況下,我們很快便懂得他人讚美的價值,也學會對責備帶來的可怕後果感到害怕。這種學習經驗的基礎來自於「第七感」,它能使我們察覺到自我主觀世界與他人主觀世界之間的異同。第七感會偵測他人行為的目的及意圖,辨識他人的感受、目標和渴望;它也能幫助我們對他人做出評判,並瞭解他人對自己的評判。
[第二章]讚美背後的心理、自尊與社交作用
人類對讚美的需求以及它帶來的自尊感,隱含著相當深遠的意義。在市場經濟裡,人們之所以重視金錢並從事活動來獲取金錢,是因為金錢具有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功能。在自尊經濟裡,他人的正面評語會變成使人成為樂於合作的員工、發明家、企業家、政治家或好鄰居的潛在誘因。
[第三章]責備:內疚感與羞愧感的必要性與破壞性
責備會促使杏仁核產生原始的恐懼反應,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到責備時,很可能會失去平衡,對他人的不認同產生內在恐懼。被排擠與不認同所造成的心理創傷,就跟身體創傷一樣痛苦,而且就像手指一碰到熱爐子就會立刻收回一樣,大腦的快速思考系統也會在遇到責備的威脅時產生反應。我們在遭受責備時經歷痛苦情緒是有用處的,這能提醒我們正面臨被拒絕的危險。
[第四章]家庭裡的讚美與責備
每個家庭都有一套關於讚美的規矩和習慣。在某些家庭裡,讚美總是持續出現;在某些家庭裡,讚美很快就消聲匿跡,無法令人滿足。每個家庭也都有一套關於責備的規矩和做法。在某些家庭裡,責備的話語很快就被讚美掩蓋;在某些家庭裡,責備則會留下永久的紀錄,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被提起,造成個人價值遭貶低。
[第五章]同儕間的讚美與責備
在友誼關係中,我們會去滿足自己對探究他人評判系統的渴望,摸索出對方獨特的讚美與責備地圖。在孩童與青少年時期,朋友會成為借鏡和典範。我們為了展現自我,會將心思放在密集的交友活動上,這樣才能藉由朋友的目光看見自己。我們期盼真我受人讚賞,但又瞭解自我揭露所存在的風險:別人可能會評判我們有缺陷,將我們逐出温馨的友誼圈。
[第六章]伴侶間的讚美與責備
諧婚姻最大的威脅,不是性吸引力的減損,而是不可或缺的讚美過於脆弱。因為人在婚姻中與在其他領域一樣,會自動以正面肯定或負面否定的量尺,來評價每次的人際交流:你欣賞真正的我嗎?你尊重我和我們的關係嗎?你有變成符合我期望的人嗎?我仍舊欣賞你嗎?萬一答案是否定的,失望和責備會逐漸摧毀我對你的愛嗎?如何持續讚美與管控責備,是婚姻成敗最重要的變數。
[第七章]職場的讚美與責備
薪水和升遷的實質利益,通常不比它們所象徵的尊重或輕視來得重要。大多數對工作滿意度的關鍵,其實牽涉到「對不公平感到義憤填膺,或遭到不公平的責備而滿腹怨氣」。職場生存術並非全都和工作職責的優異表現有關。職場生存取決於理解他人的評判,並尋找方法影響這些評判,或者避免因為評判而失去鬥志。
[第八章]社羣媒體的讚美與責備
數位裝置收發簡訊的精簡與快速,容易喚起我們平常會避開的刻板印象,例如:非洲人與愛滋病等粗心大意的聯想。當我們在他人陪伴中感受到迴響,會讓我們琢磨與調整自己的評判量尺。然而,當只有數位裝置、卻沒有反思的觸發刺激時,以及當我們在網路上愈偏激就得到更多關注時,評判量尺就會變得過度活躍且功能失調。
[第九章]鍛鍊被批評的勇氣
對所有人來説,首要與終生的任務,就是鍛鍊「被批評的勇氣」──聆聽自己的評判量尺並從中學習,同時也要挑戰並樂於修正自己的評判量尺。我們終其一生,都要下工夫來辨別兩種影響力,分別是:夠擴展與認可自身評判的影響力,以及會讓自身評判緘默、受限或扭曲的影響力。
評論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