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出廢墟的孩子們 汶川大地震小傷者的成長故事》
20位汶川特大地震小傷員的10年成長
中商推薦
★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紀念圖書;
★由當年前線義工親訪多位傷者寫成的資料;
★本書既有紀念汶川大地震死傷者之價值,亦有鼓勵讀者珍惜生命和奮發向上的意義。
書籍簡介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十年,地震中的小傷者在國家、社會各界的關懷下,從巨大的身心傷痛中走出,自強不息,破繭而蝶。他們成長成才的經歷,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本書由兩位退休教師合著,在該次地震後,他們一位擔任“衞生部震後心理危機幹預治療隊”兒童組組長,一位在病房中建立“綠絲帶病房學校”並擔任校長。十年後,他們背上行囊,輾轉於四川省內外,行走數千公里,重訪當年幫助過的孩子,寫出這些孩子十年來的感人成長故事。
書中介紹的孩子們:
當時只有3歲的“總理讓路女孩”宋馨懿如今已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初中生;
當年的“可樂男孩”薛梟已成翩翩少年,地震教會他感恩和堅強,如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奮鬥,雖然沒了右臂,但“可樂男孩”仍然樂觀,還成了成都可口可樂博物館的館長;
地震截癱男孩田富剛自強不息,為夢想插上翅膀,憑借自己的努力,終於在2018年殘疾人射擊世界盃上榮獲冠軍;
經歷過30多次手術17次截肢的地震女孩魏玲如今已成為4歲男孩的媽媽,並成功舉辦個人畫展,被畫家周春芽譽為“中國的弗裏達”;
作者以淳樸的筆觸,細膩的感情,向我們講述了這些“5·12”汶川特大地震小傷員的十年感人成長故事,他們努力創造美好人生的勵誌經歷,讓人們感受到了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力量。
作者簡介
王潔玉、胡憲生
兩位教師,一對夫妻;一個畢業於醫學院,從事醫學和心理學教育及研究,一個畢業於師範學院,致力於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及研究。愛學生,愛孩子,是他們的共同特點。胡憲生讀大學時便喜歡心理學,王潔玉研究生讀西南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和治療,獲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因共同的初心和理想,在九十年代,他們成為中國西南地區較早的一批心理諮詢師。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們一起參與事震後青少年心理援助。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王潔玉是“衞生部震後心理危機幹預治療隊”兒童組的組長,胡憲生則在病房建立“綠絲帶病房學校”並擔任校長。
王潔玉把這個特殊經歷記錄下來,講述二十二個地震小傷者及其家長、醫護人員、義工的故事,整理出部分心理輔導案例,於2010年寫成三十萬字的震後心理援助手記《靈與肉的守護》。該書分別於2011和2012年獲得中國西部優秀圖書獎和四川省“五個一工程”優秀圖書獎。
十年來,他們一直關心孩子的成長和心理健康。帶着濃濃的思念和深深的牽掛,他們背上行囊,輾轉於四川省內外,行走數千公里,重訪曾經幫助過的孩子。在短短的三個月裏,由王潔玉執筆,合寫出這些孩子十年來的感人成長故事。
產品信息
著者:王潔玉、胡憲生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語種:中文(繁體)
ISBN:9789620442209
版次:初版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開度:16開(170 x230mm)
裝幀:平裝
頁數:420
內頁試讀
評論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