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寓言 兩卷本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Publick Benefits 英文原版 曼德維爾
商 城 價
降價通知
市 場 價
累計評價0
累計銷量10
手機購買
商品二維碼
服務
中華商務圖書專營店 發貨並提供售後服務。
可用積分
可用 4600
贈送積分
233
數量
庫存  個
温馨提示

疫情期間,物流耗時較長。不支持退換貨服務。

因產品包裝更換頻繁,實物與圖片可能有差異,請以實物為準。
收貨地址為住宅時,部分快遞公司會額外收取住宅配送附加費:20港幣/單。

5.00
商品評價 5
服務態度 5
發貨速度 5
21210180
  • 商品詳情
  • 用户評論(0
  • 網友討論圈
手機購買
商品二維碼
加入購物車
價格:
數量:
庫存  個

商品詳情

商品名稱:蜜蜂的寓言 兩卷本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Publick Benefits 英文原版 曼德維爾
商品編號:OP037614
店鋪:中華商務圖書專營店
【書名】:蜜蜂的寓言 兩卷本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Publick Benefits 英文原版 曼德維爾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0865970755
【作者】:Bernard Mandeville
【出版社】:Liberty Fund
商品詳情

Fable of the Bees, Volumes 1 & 2 : Or Private Vices, Publick Benefits 蜜蜂的寓言: 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By (author) Bernard Mandeville


基礎信息

Format Paperback | 1074 pages

Dimensions 155 x 230 x 73.66mm | 1,654g

Publication date 31 Dec 1988

Publisher Liberty Fund Inc

Publication City/Country Indianapolis, IN, United States

Language English

Edition Statement In Two Volumes ed.

Illustrations note index

ISBN10 0865970750

ISBN13 9780865970755

頁面參數僅供參考,具體以實物為準


作品介紹

It used to be that everyone read the "notorious" Bernard Mandeville (1670-1733). He was a great satirist and came to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economics, ethics, and social philosophy.


The Fable of the Bees begins with a poem and continues with a number of essays and dialogues. It is all tied together by the startling and original idea that "private vices" (self-interest) lead to "publick benefits" (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society).


From that simple beginning, Mandeville saw that orderly social structures (such as law, language, the market, and even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were a spontaneous growth developing out of individual human actions.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曼德維爾是一位少有的頗具爭議的深刻思想家。其聲名狼藉和知名度,就在於他的《蜜蜂的寓言》。該書18世紀初在英國出版後,就曾引起過軒然大波,並引致了歐洲思想界和社會各界對它的批判,曼德維爾本人也遭到了人身許多攻擊,被稱為“品行極壞的人”。1723年,當《蜜蜂的寓言》出第三版時,英國一個郡的地方法院還專門為此書立案,判定此書是“在擾亂社會秩序”,是一種“公害”。儘管如此,這部書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響卻經久不衰。它不僅影響了無數的普通學人,而且影響到休謨、亞當·斯密和哈耶克這些思想大師。

《蜜蜂的寓言》核心是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維爾悖論:“私人惡德即公共利益。”從人是自私自利的這一基本認識出發,曼德維爾堅持認為,在美德和商業社會的動力之間存在着根本的張力。因此,曼德維爾主張,如果想以道德説教為手段並以“公共精神”為基礎來建立一個充滿美德的繁榮社會,那純粹是一種“浪漫的奇想”。遵循着這一思路,曼德維爾差不多最早提出了社會秩序的自發生成説:不是人之美德和良善而是制度性規則使品德不良的惡人也能為社會的福祉服務;而制約人們自私的惡行的絕大多數制度規則,則是在充滿罪惡和欺騙的商業行為的人類實踐中生成的。從曼德維爾悖論中,我們會看到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的萌芽,也會看到休謨的那種人人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促進美德之力量的情感倫理學的影子。這裏更不用説哈耶克在20世紀公開承認他的“自發社會秩序理論”曾受曼德維爾思想的影響了。

英國一位學者克拉布·魯濱遜曾説,曼德維爾的《蜜蜂的寓言》是一部“用英國語言寫出的最邪惡、最聰明的書”。這一評論很到位,《蜜蜂的寓言》是帶有英國和歐洲時代印跡的一部古典著作。從現代倫理學和思辨的道德哲學視角來看,也許有人會認為,曼德維爾當時出版這部書,抑或是為了譁眾取寵,抑或只是看到了社會的表面現象。至少現在看來,曼德維爾沒有看到非道德現象中的道德。因此,如果曼德維爾的著作對今天的社會還留有什麼理論意義的話,也許只有兩句話:制度規則是重要的;制度是自發生成的。


作者介紹

Bernard Mandeville,荷蘭人。在荷蘭,曼德維爾與近代人文主義者家伊拉斯謨、國際法之父格勞修斯、大哲學家斯賓諾莎齊名。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後去了英國,並最終決定定居英國,以熟練的英語進行寫作。其著作甚豐,其中尤以《蜜蜂的寓言》聞名。

100 好評率 %
此商品還沒有設置買家印象,陪我一起等下嘛
暫無評價
對比欄

1

您還可以繼續添加

2

您還可以繼續添加

3

您還可以繼續添加

4

您還可以繼續添加